“血磷”,相信析友们对这个词并不陌生。人体血清磷浓度主要由肾脏、骨和肠道调节,维持正常的血磷对于正常骨代谢和细胞功能十分重要。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特别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透析饮食宝典
高磷血症的发生
磷在体内的吸收及排泄途径如下图所示:

正如图中所显示的,血磷的代谢离不开经口摄入、肠吸收与肠排泄、肾排泄以及骨储存。正是这些代谢途径,使人体内的正常血磷水平维持在2.7-4.5mg/dl(0.81-1.45mmol/L)。
而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磷排泄的绝对减少,引起摄入与排泄的不平衡,导致患者出现血磷异常。当患者的肾功能下降至正常的20-30%时,即可发生高磷血症(P>4.5mg/dl)。
对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来讲,由于透析要求的充足蛋白饮食导致经口摄入的磷增加,肾功能的减退导致肾脏排泄磷减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骨磷的释放增加,透析清除的相对不足(单次透析清除约800mg),不合理使用VitD等原因使得他们的血磷普遍控制不佳。
高磷血症的危害
高磷血症本身并不产生任何症状,但它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而导致严重后果,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
1
血磷过高会限制人体钙的吸收,再加上肾功能异常的患者维生素D生成障碍,因此更易出现血钙降低。
2
高血磷和低血钙会刺激甲状旁腺,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一步加速骨盐溶解而释放更多钙、磷,从而加重高磷、低钙血症和活性维生素D3的缺乏,形成钙磷代谢紊乱的恶性循环。最终出现多种肾性骨病,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骨生成不良、骨软化症及骨质疏松症等。
3
高血磷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和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危险因素,血磷每升高1mg/dl,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35%。
高磷血症的治疗
既然高磷血症有如此多的危害,掌握控制高磷血症的3D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Diet(少食磷);Dialysis(多透磷);Drug(药降磷)。其中,饮食限磷更是需要每一位肾病患者时刻警惕的方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看待饮食限磷,因为富含蛋白的食物往往高磷,想要绝对的充足蛋白低磷饮食是很难做到的。而对于透析患者来讲,为降磷而低蛋白饮食绝不可取,因为营养不良所带来的影响更加可怕。
在这个时候,选择磷/蛋白比值[每100g某种食物中含有的磷(mg)与所含有的蛋白质(g)的比值]低的食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常我们将这个比值控制在12mg/g以下最好。
综上所述,高磷血症是肾功能不全的副产品,可导致透析患者发生致死/致残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必须重视血磷的控制。
控制高磷血症,首先应从控制饮食做起。充分的认识生活中各类食物的磷/蛋白比值,有计划的安排饮食,肾友们要保证优质蛋白摄入的同时,也不会引起高磷血症,再加上规律充分的透析和药物降磷,相信高磷血症的控制一定可以有很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