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血透朋友
存有疑惑的是不知道怎么回事,
血磷水平就过高了
平常也没有什么感觉,怎么就得高磷血症了呢?

事实上,高磷血症是血透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较轻的高磷血症一般没有什么主观上的感觉,临床症状也不明显,所以病友们常常意识不到这一问题的存在。而严重的高磷血症常续发于低钙血症,因此常表现为低钙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口周和指(趾)尖麻木及针刺感、手足抽搐、腱反射亢进、心律失常等。
许多研究均表明,高磷血症已成为透析患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钙磷代谢紊乱的控制对于改善尿毒症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控制血磷水平对析友来说非常重要,但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高磷血症的控制率、知晓率非常不理想,并且2012年的透析预后与实践模式研究显示,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患病率更高,达到57.4%。这一情况应该得到我国血透析友的注意!

要想来了解血磷水平升高的原因啊,首先我们要来了解每天自身磷代谢的情况。
人约每天吸收磷 480~600mg(每周3360~4200mg),血液透析每次能清除磷800mg左右,每周3次总清除2400mg,那么每周在体内储存的磷还有960~1800mg。除了残余肾功能的清除外,口服磷结合剂是目前最重要的降磷方法。而磷的清除、药物的应用和饮食摄入等均会影响到血磷的控制情况。

- 饮食因素
正常成人约每天饮食摄入磷1000~1800mg.d-1,而美国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推荐的饮食摄磷量为800 mg.d-1 ,限制饮食中磷的摄入是控制高血磷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要知道,磷几乎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在高蛋白食物中含量尤其更高,如果摄入蛋白量过高的食物,磷的摄入也会很高。有调查研究显示,血磷的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老年组总体血磷控制水平较年轻组高,其原因可能是老年组进食量相对少、对自身健康关注度高的原因,而年轻患者摄入量较多,医嘱依从性较差。此外,BMI高也是高磷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严格限制磷的摄入时会影响患者蛋白摄入,易造成营养不良,依从性较差。因此在治疗中推荐病友们选择低磷蛋白比的饮食才是更合理的饮食方案。

造成血透患者高磷血症控制不佳的另外一大原因就是患者们对高磷饮食的识别不高。其实大多数加工食物和饮料的食物添加剂中几乎都含有磷,这种无机磷能完全被人体吸收。但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患者有进食火腿肠、午餐肉等加工肉制品,喝肉汤和碳酸饮料等不健康高磷饮食的习惯。因此,增加对含磷食物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2. 药物因素
目前国内使用的磷结合剂中含钙制剂最为广泛,碳酸钙是最为常用的。研究结果显示,血透患者磷结合剂对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低,许多患者不知如何正确服用磷结合剂,依从性差。碳酸钙在餐中服用时,可使肠道吸收磷降低,而在餐后服用却起不到降磷的效果,反而会升高血钙水平。

3. 其他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透析频次越高,使用的透析器通量越高,血磷的控制相对较好。此外透析龄长也是高血磷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透析龄长的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或丧失,磷的清除减少有关。

现在,你应该对高磷血症的影响因素有所了解了吧?明白了导致血磷水平升高的因素,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血透肾友们,快快行动起来,控制好自己的血磷水平吧。